強夯置換法與傳統技術的 比較優勢--武漢強夯施工
通過傳統技術方法的 升級和改變,處理(chǔ lǐ)軟土地基的 技術逐漸形成了好多類型,典型的 技術方法有排水固結法、換填法、水泥碎石樁等等.如果選擇換填法,一般來講會消耗很多的 土石方量。這種操作流程(liú chéng)不僅會消耗很大比例的 人力成本和過多的 經費,而且對工期來說也很長,施工建設成本無疑也會很高。

排水固結法施工流程設計得很簡單,也減少了整體的 成本。但不足之處是該施工方式方法施工工期會很長,長工期可達到4個月。這種施工方式會直接對整個的 項目建設進度(Pace)產生很明顯的 影響。
水泥(材料:粉狀水硬性無機膠凝材料)碎石樁在目前階段的 地基處理中已經較為成熟,然而並不適合運用於12米或者更厚的 軟土層處理。強夯施工又稱動力固結法。是利用大型履帶式強夯機將8-30噸的重錘從6-30米高度自由落下,對土進行強力夯實,迅速提高地基的承載力及壓縮模量,形成比較均勻的、密實的地基,在地基一定深度內改變了地基土的孔隙分布。
通過(tōng guò)綜合幾種地基處理方法,軟土處理需要采取更為合理先進的 措施(指針對問題的解決辦法)。那麽強夯置換法就是一種好的 施工方案。
通常來說,使用強夯置換法造價相對低廉,工程實施質量方麵也能得到強有力的 保障。而且獲得的 軟土地基所表現的 承載性會更優良。
利用強夯置換方法,施工現場堆積的 廢棄砂石量就會變得更少,同時也獲得了更顯著(striking)的 土石加固效果。強夯機租賃質量檢驗的方法,宜根據土性選用原位測試和室內土工試驗。對於一般工程應采取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法進行檢驗;對於重要工程項目應增加檢驗項目,也可做現場大壓板載荷試驗。在一些特殊情況下,如果涉及到淤泥土質的 厚度較大,那麽借助強夯置換的 措施還能防控淤泥沉降的 不良現象,所以對此有必要全麵加以利用。
強夯(hāng)置換法相對於傳統施工模式,具備很明顯的 地基處理優勢,處理實效(實際的效果)會取得更加突出的 成果。強夯質量檢驗的數量,應根據場地複雜程度和建築的重要性確定。對於簡單場地上的一般建築物,每個建築物地基的檢驗點不應少於3處;對於複雜場地或重要建築物地基應增加檢驗點數。檢驗深度應不小於設計處理的深度。
本文鏈接:
http://www.androidsemailsettings.com/content/?456.html
相關文章
更新時間:2020-6-11 19:51:40【打印此頁】